查看原文
其他

总对孩子不满意,会毁了孩子一生!家长这么做是在托底

海文颖 童书妈妈三川玲
2024-10-15

当一个孩子觉得,我很好,你也很好,我们大家都很好的时候,他就是有接纳力的孩子,就是有幸福力的孩子。



写在前面:
 
大家好,我是编辑小羊,家有11岁男娃。大家的暑假带娃生活都咋样了?鸡飞狗跳还是幸福快乐地度假呢?今天来送一点假期育儿解药,希望能让大家用更松弛的眼光养娃。

从孩子出生我就看了很多育儿书,自以为懂得不少育儿理论和方法,但是一到具体的生活中,就原形毕露,还是习惯于看到孩子做得不到的地方,经常性不满意。比如虽然我并不鸡娃,但是看到孩子不爱运动,也总忍不住唠叨。

后来我慢慢发现,根源在于,我的内心里不自觉有一个框架和要求,会把孩子的行为放进来考量,符合这个框架的才是好的,不符合的就是不好,并没有真正接纳孩子。

后台也经常有读者问,到底什么是真正接纳孩子?接纳孩子就是什么行为都接受吗?只讲自由不讲规则吗?

今天要给大家推荐这本《接纳力》,融合了儿童发展心理学与作者海文颖17年亲子教育实践经验,和上千个家庭真实成长案例,从底层逻辑上讲透了“接纳力”教养理念,如何接纳自己,接纳孩子,接纳他人。父母有了接纳力,孩子就能有持续幸福的能力。

书里说,育儿不是正确方法的堆砌,而是生命与生命的碰撞。很多时候,父母是无法接纳一个跟自己的预设不一样的生命。

曾经爆火的电视剧《小舍得》里,田雨岚死活不接纳子悠喜欢昆虫,想成为生物学家的梦想,一心只想着自己心里的那个成绩满分的孩子,甚至当子悠公开说出,“妈妈爱的不是我,而是考满分的我”,依然听而不见,最后子悠精神崩溃。《小欢喜》里的英子,明明告诉妈妈,她要考南大,妈妈怎么都不听,最后抑郁跳河,“我没有变成你们心里想要的那个样子”······

文颖写道,接纳力极有魔力,能让家长和孩子都获取幸福,且每个父母都能学会。真有这么神奇吗?

以下来自海文颖的《接纳力》,已得到电子工业出版社授权。


01
到底什么是接纳孩子?


简而言之,接纳力是能不按某一种要求和条件去接受和理解一个人的能力。

在生孩子前,我的幸福感主要来源于工作上的成就。在职场上打拼多年,我如“盔甲战士”般东征西战,看到的都是“我不够好,你不够好,我们大家都需要继续提升和改进”,工作上带来的短暂的幸福感,很快被下一个挑战淹没,我一直都在证明自己足够好的过程中。

后来,为了成就孩子的幸福力,我不断提升自己的接纳力。最初我以孩子能否获得终生的幸福为判断标准,并没有考虑自己。意外之喜,却是我自己幸福力的提升。从接纳孩子开始,我逐渐悦纳自己,理解老公,看周围的人、事物也觉得都美好了起来,现在我的幸福感,由内而外地生发,每天内心平静,有着淡淡的幸福感,这已经是生活的常态。我本为成就孩子,却同时成就了自己。

我们也可以扪心自问,测一下,一天当中有多少时间会觉得:
1,我很好
2,你也很好
3,我们大家都很好

接纳就是,我很好,你也很好,我们大家都很好,最终带来的是幸福感。我很好,才可能发自内心不带羡慕嫉妒恨地说你也很好,这是个体幸福力。当我和身边的人都很好,我就会很容易看到周围世界的真善美,而愿意自觉付出自己的力量,同时不觉得受害,不是非要得到谁的表彰和认可,只是因为我想做便做了,这就是群体幸福力。

对父母来说,有三个原则性的点:柔、弱、虚。

柔:父母在说话时不带着情绪,不以势压人,温和而坚定表达自己的期待和要求。给孩子反抗和反叛的空间,父母扩大心胸格局,接受和理解预期之外的结果。

弱:用不着在孩子面前逞强,处于弱势让孩子有更多机会展现自己的力量。比如请孩子帮自己拎东西。还有一种弱,觉得自己比孩子认识的字多,就一定能帮他学会。父母要认识到,可能真的做不到。

虚:给孩子自由、自主成长的空间。空间是否给够,特别容易验证。只需要看孩子做事情,在父母面前和不在父母面前表现是否一致。表现一致就说明这个方面给的空间足够,孩子已经习得了相应的行为准则,不用避讳父母就可以自如地为事情负责。

儿童教育专家孙瑞雪在《完整地成长》中写道,对于儿童来讲,他对世界,对自己的接纳,首先要经历感觉和心理,然后才流向认知的程序,而不是直接跳跃到认知层面。

父母的“虚弱柔”提供和保护了孩子最需要的自我创造的时间和空间。当孩子亲历了把经验的碎片整合成认知的过程,他就会习得用极快的速度厘清不同人事物的状态,并以接纳的态度面对真实的世界。



02 
五点养出接纳力,

给孩子终身幸福托底


一、闭嘴,听孩子说

倾听是为了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给孩子充分的安全感。倾听的第一步是闭嘴,忍住不说。

唯有父母忍住不说,孩子才有机会说,事情本来的样子才有机会呈现。

当父母听到孩子对生活的理解与自己的价值观不同的时候,很难忍住不灌输、不教育,生怕自己没说到位,孩子从此走向歧途。父母如果抢话说,通常说的也不过是基于之前的人生经验和逻辑做的臆测,对清晰的沟通没有任何帮助,反而可能会伤了孩子的心。

其次,忍住不说还腾出了一个空间,让孩子自由去感知,让他的认识转化、提取和整合在顺畅的流动中完整实现。如果我们理解了孩子的认知是经由自己感觉、转化、提取、整合而形成的,就更容易做到忍住不说了。

很多时候,家长的批评和夸奖对孩子都是打断,是一种观察者的介入。

有位妈妈分享过,她是家里老大,小时候早上起来为蜂窝煤炉添加煤块,怕火熄灭了,全家人受冻。有时候她是心甘情愿的,有时候也想睡懒觉,但因为妈妈不断夸奖她,你是最懂事的孩子,她就不敢偷懒。工作后,只要同事夸奖她并请求她帮助,就算她再不想帮忙也无法开口拒绝,她很痛苦,小时候被妈妈的评判绑架了,长大了被别人的评判绑架。

生命的流动如波,自私无私,懒惰勤奋,快乐悲伤······都在波形上有自己一席之地,如果不被打断,孩子才会获得完整的成长,建构一个更加接近真实的自己。

第三,倾听是忍住不说,那么忍住不说出的是什么?是自己头脑中的各种声音。这些声音是哪里来的?真的是自己的声音吗?

我的儿子龙儿二年级的时候,爸爸去学校参加了家长会,回来说老师批评孩子字写得不好,以后写完作业请家长先看。之后爸爸就开始监督孩子写作业,写得不好就撕掉重写。有一次我看到龙儿在哭,才知道他的作文被撕了一次,重写后又被爸爸撕掉了,他不知道怎么才能过关。

我当时惊呆了,这是一个爸爸做的事情吗?如此侮辱自己的儿子!如果儿子对自己的作业结果无能为力,无法把控,他的自尊自立从何谈起?

我们开了一个家庭会议,三个人阐述了各自的想法和讨论后,达成共识,目标是字写得够清楚。如果哪个字写得不清楚,爸爸认不出来,可以用铅笔在下面点一个点儿,由龙儿自主决定是撕掉重写还是改掉这一个字。

我们的脑海里往往有个理所应当的声音,觉得应该尊师重道,老师的指令就是不容置疑必须达成的目标,而我带着觉察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才能清醒地听到我作为一个妈妈的声音,老师告诉父母孩子在校的成绩和状态没错,但家不是学校,不是监督学习的地方,是讲爱的地方,是让孩子恢复心力和精力的地方,孩子内心充满爱,才能更有力量面对外界要求的学业和责任。

二、超越自恋理解孩子,共情孩子

共情是人本主义创始人罗杰斯提出的心理学术语,是指一种能设身处地体验他人处境,从而达到感受和理解他人情感的能力。当我们自己有负面情绪时,倾听和共情自己才能让我们恢复心力、超越自恋,转而倾听、共情孩子,并对孩子展现出我们的接纳。

超越自恋理解孩子特别重要。外在世界有很多不如意,孩子在哭中经历着这份不如意,慢慢认知到外在世界就是这样的,而不是因为自己不够好。无论外界是怎样的际遇,“我都足够好”,这就是在建构孩子的个人幸福力,而外在世界就是这样的,是在建构孩子的接纳力。

大多数妈妈天生具备对自家孩子的共情能力。怀抱刚出生的婴儿,妈妈天然就能设身处地体验孩子的处境,感受和理解孩子,哪种哭是饿了哪种哭是尿了·······随着孩子长大,妈妈对孩子的共情能力反而需要重新习得。尤其是在孩子两三岁的时候,很多妈妈都要经历一个重新理解孩子的历程。

山子妈妈下班回家从幼儿园接孩子,然后顺便去超市买菜。结果孩子看到饮料非要买,又哭又闹,赖在地上不走。
这种情况怎么办?大吼大叫只会让孩子哭得更厉害。这不就是共情的经典时候吗?只需要说出孩子的感受就好了。
山子妈妈先倾听和共情自己,“我也不容易,上班好累还要接孩子,做晚饭,抱抱我自己吧。”当她感觉好点了,超越自己的自恋,开始面对孩子的情绪。她放下包,抱着儿子,温和地说,宝贝心里不舒服,是吧?想哭就哭吧,不管哭多久妈妈都在这里陪着你。山子果然又痛痛快快地哭了一会,居然不哭了。

共情即说出并理解孩子的感受,完整陪着孩子走完这个过程,常常能够取得孩子的合作,孩子也会增加对外在世界的理解和接纳,获得个人幸福力。

可以经常做以下练习。

1、练习说出孩子的感受。每一天孩子都会经历一些事情,体验一些感受,练习用描述性的语言,说出孩子的感受,如,妈妈看到你摔倒了,疼吗?

2、练习说出自己当下的感受。
用这样的句式:我看到我····,我感觉到我·····。如,我看到我劳累了一天,特别希望孩子乖乖听话,孩子一哼哼,我感觉我的烦躁就升起来了。

3、坚守真实。记录平时别人对你的评价,问自己,这些评价是真的吗?听到这些有什么感受?

三、划界限:这是谁的事?孩子的还是大人的?

每个人是自己领地里的主人。父母要搞明白自己的领地,区分谁有问题,谁遇到困难,谁的目的没达成,如果答案是自己,则属于自己的领地。属于孩子领地的,忍住不插手。父母有任何情绪、感受,都属于自己,倾听、共情自己,再去面对孩子。

倾听、共情是洞察我们内在空间的工具,就好像要先搞明白房间里都有啥一样。划界限则好像重新规划房间,需要打洞钻墙拆台扔东西,让我们获得虚弱柔的空间。

最常见的就是家长在家里监督孩子写作业。

小雷刚上一年级,妈妈按照老师的布置,协助小雷听写生字。小雷好不容易写完去玩了,结果不停被妈妈叫过来,“这里写做错了,那里写得不清楚。”小雷很不耐烦,最后生气地冲妈妈喊,我不要改。

本来,妈妈协助听写完就可以离开了。改不改错是孩子的事,人人都需要有一块自留地,能够自己说了算。

家的放松、安全、温暖,对于未成年的孩子来讲是至关重要的,是孩子获得休憩恢复力量的源头。孩子需要面对的社交、作业,那是属于他的外在世界,是需要他自己征服和面对的。

孩子需要时间和空间来找到自己的节奏。允许孩子在小的时候找到属于自己的学习节奏是风险值最低的。如果孩子的作业归属权被剥夺得过久,孩子就会越来越丧失把控能力。到时候,辛苦的是家长,痛苦的是孩子。

很多初中、高中生不肯去上学,回家就把自己关起来,谁也不理,甚至要离家出走。这些都是孩子借由青春期的力量在向长期用自己的意志欺凌孩子领地的父母抗争。父母一定要在这之前,就注意孩子发出的信号,倾听孩子,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希望被怎么对待。

千万不要用自以为是的爱对待孩子,一定要超越自恋去理解孩子,主动维护孩子的权利界限。当孩子表达出自己的领地主人权利时,要陪伴支持。


如果父母不主动退出孩子的领地,孩子很难把父母从自己的内在空间请出去。但是任何人的内在领地被侵犯、被肢解得七零八碎时,都很很痛苦。成熟的父母不是没有能力掌控孩子,而是能够主动约束自己,凭借接纳力,给孩子腾出一份成长的空间,让孩子习得自己掌控自己。

四、立规则:一个家庭的底层行事逻辑

划界限是保证每个人充分拥有自己的领地,立规则是在界限清晰的基础上,为了保证人在社会中的共同利益而约定事情该怎么做,或者什么事情不能做。是为了支持孩子在社会中走得顺利,过得幸福。

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有无数细碎的事情,事事制定规则要累死。怎么立规则呢?父母要问自己,希望孩子长大后成为什么样的人,从中提炼出真正认同的育儿准则。这是家庭深层次的行事规则。大家可以问问自己,你的育儿准绳是什么?如果用三个词形容,你希望孩子是什么样的?

实际上,每个家庭遇到的琐事都差不多,两岁前是吃喝拉撒;两岁到三岁执拗期,孩子啥都说不;三岁入园,早上睡不醒晚上不想睡;六岁上学,看电视还是写作业又开始闹心了;九岁了,要不要上课外班·······

心中的准绳不同,每件事的选择便不同。比如孩子喝水,我的准绳是要孩子成熟、自由,如果以此为标准,就不会主观设定孩子的喝水量和喝水时间,而是会按需喂养。我儿子刚会爬的时候,家里的茶几上就放着喝水的奶瓶,渴了就爬到茶几那里,攀援着茶几腿站起来,拿到奶瓶喝水。

所谓成熟,是指每个年龄段孩子能够为他力所能及的事情做主。很多家长经常追在孩子身后,来,宝贝,喝点水。这是在打扰孩子走向成熟。

每个家庭的选择无所谓对错,是为了保持一份清醒。知道是内心的准绳带来了行为的取舍和导向,为孩子造就了什么样的成长环境。无需怨天尤人。

父母要怎么做呢?

1、要决定自己做什么,而不是孩子做什么。

有一个全职妈妈唯一的爱好是看戏,有一次村里来了戏班子,她要去看,五岁的女儿哭得稀里哗啦不让妈妈去,这个妈妈就请邻居帮忙照看一会,专心去看戏。回来也没有什么愧疚。

这位妈妈就是决定自己要去干什么,而不是决定孩子不要哭,不要闹。当我们有一个规则设置,你不要哭!你要听话!这就是试图决定孩子要做什么,不做什么。这就是把我们的情绪控制权交给孩子了。

2、决定自己做什么,而不是其他养育人做什么。

很多读了各种育儿书籍听了各种育儿讲座的妈妈,经常觉得爸爸和其他养育人不听自己的,跟自己内心期待不符,而生闷气。

最重要的是妈妈对不同养育人、不同情景的接纳,而不是一定要求家人按照自己的期待来。这样才能支持孩子看到关系中的互动,不把养育人之间的冲突理解为自己不够好。

3、决定自己做什么,而不是老师要求做什么就做什么。

从孩子入园开始,我们就会收到老师的各种反馈:孩子打人了,不合群,上课不注意听讲。还有,初一相差不大,初二两极分化,初三天上地下······这些吓人的话,如果父母们被这些带领着,不能自己往前行走,孩子哪还有自由生长的空间?

父母要有担当,收到这些反馈,适当留意,关键还是要做好父母该做的:任何人也替代不了的,蓄满孩子的爱之杯。孩子回到家,就让他收到爱。

五、神奇的表达方式:我······

用“我信息”来表达自我,这种表达方式有三个要素:事实、感受、影响。相对应的是“你信息”,通常是给别人忠告、评判、指责、要求,咄咄逼人。

在育儿中,“我信息”会让孩子了解父母的心意和需求,引发孩子自觉的合作。“你信息”则会让孩子产生内疚感,觉得自己不够好,引发消极抵抗,做事被动。

对一个很疲劳、不想跟五岁孩子一起玩的妈妈,“我信息”是这样的:我累了。而“你信息”是:你真烦人。前者传达的是妈妈的感受,指向妈妈;后者指向的是孩子,容易被孩子解读成对自己的评价。

妈妈疲劳→对孩子说,我累了→孩子觉得,妈妈累了
妈妈疲劳→对孩子说,你真烦人→孩子觉得,我很坏

不同的表达会引发孩子完全不同的应对。别指望孩子能直接知道他做了什么事情会让你烦恼,我们需要坦白而直率地把自己的感受告诉孩子。当我们这么做的时候,孩子是愿意体谅父母需求的。

“我信息”有几种表达方式,善用“我信息”,可以在不伤害别人的同时,守住自我的领地。

表白性我信息:我认为,写作业是你自己的事。
预防性我信息:明天去爷爷家,我需要你帮忙拎东西。
肯定性我信息:看到你弹琴时这么投入,我非常开心。
面质性我信息:牛奶洒到地毯上,我非常生气,要花费很多时间来清洗。


父母既要会使用我信息表达,也要倾听和支持孩子的自我表达。当父母顺应孩子,不执着于自己头脑中的计划和安排,能心甘情愿享受对孩子的陪伴和等待,这就是对孩子的真爱,就是真正的接纳。这样长大的孩子,会长出完整的自我,就好像一个具有完整主权的国家,拥有独立的人格,会依据自己的判断力行事。
 
孙瑞雪《完整的成长》中说,一旦儿童走上了形成自我的路,其后就走在了一条人性自然法则的发展道路上。创造自我的愉悦感和力量感,会让孩子产生一种意志,使他本能感觉到那条成长之路。这是人的天性,或者说人本身就蕴含着自我成长的内在能量,这是自然的,天赋的。这种力量在童年期一旦形成就会固定在孩子身上。


对《接纳力》这本书感兴趣的朋友,
可以点击进入小程序,
看《接纳力》三部曲


配图来自电视剧《小欢喜》《小舍得》


小羊 / 编辑
林郁 / 图片编辑


欢迎加入童书妈妈全支持社群
我们抱团取暖,共同成长!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童书妈妈三川玲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